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重组与搬迁:钢铁业新一轮“大考”背后

2019/4/28 11:39:00

钢铁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大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3月中国粗钢产量2.31亿吨,同比增长9.9%,创下一季度产量新高。这意味着后期市场价格承压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产量的惯性增长和高额利润驱动的增长将加剧供求矛盾。

此外,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和严防已关停产能复产,已成为今年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一项关键任务。摆在整个钢铁行业、企业面前的,同样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从近期公布的上市钢企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中可以看出,净利润均呈下滑态势,其中,鞍钢股份(股票代码:000898)、柳钢股份(601003)、太钢不锈(000825)等钢铁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70%左右。

中钢协副会长屈秀丽说,目前钢企融资仍较困难,去杠杆难度加大。近年来钢企效益虽然好转,但问题仍在,去年支付财务费用就达800亿元左右。去杠杆仍是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的工作目标是用3-5年时间将负债率降到60%以下。不过,随着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去杠杆工作将更加艰难。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吕桂新认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距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内外形势复杂,行业稳增长压力较大,且产能扩张冲动明显,尤其是在市场高利润驱动下,部分地区和企业投资钢铁意愿增强,违法违规建设问题时有发生。

“严禁新增产能已成为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的关键。由于粗钢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后续合规产能的持续释放及产能利用率提高,现有供需平衡态势有可能被再次打破。”吕桂新说。

据悉,下一步国家相关部门将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出台有关指导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政策条件,尤其是将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难题。

供需博弈

钢铁供需之间的博弈在日益显现。尽管钢铁去产能任务已经完成,但在利益诱惑下,企业扩产冲动仍在,整个行业的产量也在保持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3月,中国粗钢产量0.8亿吨,同比增长10%;钢材产量0.98亿吨,同比增长11.4%;粗钢、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259.1万吨、315.7万吨。今年1-3月粗钢产量2.31亿吨,同比增长9.9%;钢材产量2.69亿吨,同比增长10.8%。一季度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79.2%,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据中钢协最新数据,4月上旬全国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95.5万吨,较上一旬增6.6%;4月上旬末,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1234.6万吨,较上一旬末增6.2%。

钢产量持续增长,但需求的跟进并不会那么及时。如何进一步巩固去产能成果,控制产量过快增长,稳定需求增速,是今年需打好的几张重点牌。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去产能成效还不稳定,存在违规新增产能冲动,一些“僵尸”产能未彻底除清,随时可能复产。业内专家也认为,中国钢铁产能新一轮过剩风险又有加大的迹象。尤其是体现在产量的持续增长上。

不过,在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看来,短期市场产量同比大幅增加,但库存峰值低于去年峰值,库存降速快于去年,同比低于去年,今年钢铁供需形势比去年好。今年基建需求会越来越好,在一些区域、城市基建投资进一步提振下,钢市利好因素增多。但他同时认为今年钢价较难复制过去三年走势,行业利润不会那么丰厚。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认为,目前固投、房地产开发投资均好于预期增长,反映中国经济虽承受下行压力,但各项指标表现良好。多项政策调控持续发力,对于后续钢需形成支撑。预计今年上半年整体供需将相对平衡,价格温和偏强运行,大涨大跌的可能性较小。

汪建华预计,今年上半年钢市将继续超预期,宏观经济在逆周期调控作用下,效果逐步显现,与去年二季度有很大不同,钢市波幅会收窄。他告诉记者,“今年基建方面将加杠杆,一季度发改委批的项目同比增长30%,二季度增长可能性不大;地产适度松调控,上半年行业有望形成不错的基本面。”

不过,今年一季度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由去年的基本稳定到大涨,冲击了钢企利润。去年钢企销售利润率高达6.93%,但今年一季度却降至3.5%。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今年一季度钢企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最重要的因素是铁矿石价格过快增长,成本压力加大。此外,钢铁产量过快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年钢企应适度控制生产节奏,对原料供应保持定力。

在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座谈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官员分析称,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产销增长、价格回稳、利润回调,同时面临诸多新问题和不确定性。预计上半年行业呈运行平稳、稳中有变态势。

王江平表示,今年上半年部际联席会议将对钢铁产能违法违规行为易发高发的重点省份,进行一次“回头看”,继续利用卫星遥感、电力监测、举报平台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重组与搬迁

按照《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前10大企业产能集中度将达60%至70%,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家至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家至8家,与部分专业化的钢铁集团。

李新创表示,中国钢铁行业要实现一批钢企领跑并跑、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兼并重组是一条重要途径。今后钢企重组不应仍停留在“量”的层面,而是要更注重高质量发展和全局谋划,多方面考虑。

据悉,下一步国家相关部门将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出台有关指导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政策条件,尤其是将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难题。

比如,重庆钢铁(601005.SH)的重整就是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的。与其它破产重整案例最大的区别在于,接盘方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私募基金,而非另一家钢企。

重庆钢铁终于迎来了转折。从2016年底资不抵债、“病入膏肓”到2017年扭亏为盈、“脱帽摘星”,再到2018年超额完成“止血”目标,这家被从悬崖边上拉回来的大型钢企,终于完成了一次异常艰难的生死大考。

四源合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重庆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竹平告诉经济观察报,近几年中国钢铁业市场化整合进入绝佳窗口期,结构优化空间巨大,产业集中度亟待提升,钢企债务负担日渐沉重,国家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提速,都为四源合创立提供了条件。“实际上,目前重庆钢铁涅槃重生还在初级阶段。我们在第一年对重庆钢铁主要做的就是“止血”,使企业不亏损了,内部各项工作开始捋顺了,能够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他说。

此外,由于环保问题,近期城市钢厂搬迁的热度再次提升。经济观察报了解到,目前河北的一些重点钢城正在进行新一轮钢企优化整合及搬迁工作。

唐山市发改委副主任郎文昌告诉记者,今年唐山启动了主城区周边13家钢企优化整合、退城搬迁、升级改造。这13家企业将集中搬迁到唐山乐亭、丰南等地沿海产业园区,其中涉及炼钢产能2737万吨、炼铁产能2398万吨。

经济观察报获悉,河钢乐亭钢铁基地项目是唐山钢铁产业沿海布局和产业升级的主要项目,目前已开工,今年下半年将陆续投产。该基地采用130余项行业先进工艺及节能环保新技术,以汽车、机械、交通、制造用优特钢精品为主,产品结构和档次大幅度优化提升。

唐山市开启钢企整合搬迁的主要考虑还是环保因素。郎文昌称,唐山市区及周边25公里范围内的钢铁、焦化等重污染企业,对市中心区污染物贡献率达70%,城市环境容量几近饱和。

不仅如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水泥等产能就远超环境承载能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全国平均的4倍左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小而散的问题比较严重,对环境污染较大。

4月22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表示,要紧盯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年度压减目标,强化兼并重组,推动环首都和生态敏感区钢铁产能有序退出,彻底解决一些城市钢铁围城问题,加快钢铁产业向沿海临港地区适度集聚。

事实上,钢厂搬迁成本及其影响巨大,需慎重考虑。一些城市把钢厂搬迁作为缓解城市环保压力的重要途径,其实也加剧了企业负担及倒闭风险。

比如,此前重庆钢铁搬迁就给企业带来重负。周竹平向经济观察报介绍,重庆钢铁搬迁后,债务负担加重,重庆市政府做了很多努力,重钢终没有起色。当决定破产重整后,重钢和重庆市政府访遍了国内很多钢企,包括国企、民企,来尽调的比较多,但最终都不敢接手。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难以设计出合理方案。

业界人士认为,钢厂是否搬迁应经过科学论证,综合考虑环保、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确实不适于继续在城市内经营的钢企,应整体退出处理,并对企业和职工给予足额补偿。退城企业一般不应在本地周边新建钢铁项目,要按市场化资源配置原则,自主选择永久性退出或在产能不足地建新厂等。

吕桂新介绍,目前国内钢铁产能结构和服务质量存在短板,高端差异化产品较少。钢铁沿海基地布局过热,湛江、防城港等重大沿海钢铁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河北、江苏等地仍在规划沿海布局。他认为,华南、西南一些钢铁产能相对不足的地区在吸引产能入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自身要素禀赋而盲目求大。

汪建华告诉记者,未来1-2年中国钢铁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前调整期。一方面要提高产业集中度,重构营销关系、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资本市场,把企业做强做大。